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承建巴基斯坦卡拉公路建设项目安保管理工作程序探讨
时间:2018-04-22 作者:中军军弘集团 点击:1895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为响应“走出去”战略,中铁二十局集团提出建设一流国际化产业集团的宏伟目标。笔者结合多年海外施工管理心得,以集团巴基斯坦卡拉三标项目安保工作为例,介绍海外项目安保管理宜采取的必要措施和管理程序。
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及风险评估
新上场海外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安保规划为项目首项工作,项目经理部要与驻在国中国使领馆、中资企业和驻在国政府、警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查询、掌握项目所在国、所在地的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种类,评判风险概率,策划项目安保规划,制定安保措施。
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拉公路三标项目所在地,被国际权威机构评定为橙色安全风险区域,项目根据施工组织规划,召集内部安保专家和当地警方,对项目部每个驻地、每个现场作业区域及出差、运输等外围作业区域进行了防恐怖袭击、人质劫持等安全风险评估,结合当地内政部门指定的针对中国人的安保标准操作程序要求,制定了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对策,编制了项目安保规划并形成文件,并贯彻在项目日常工作之中。
内外安保联防组织体系建设.海外项目经理部安保管理应考虑内部安保管理和外部安保管理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形式,并兼顾到内外安保体系的有效衔接和配合。内部安保应成立以项目经理挂帅,专职副职负责,各管理层参加的安保组织管理体系,外部安保体系应结合当地政府部门和警察安保部门的政策和要求作为项目安保体系的强化和补充,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内外联保,实现全项目安保联防工作的政令统一,行动一致,从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上给安防工作树立双重安全防护网。
巴基斯坦卡拉公路三标项目首先在内部成立了项目经理挂帅、安全总监统抓、安保专员协调、各部门分管领导、工区经理为组员的安保联防委员会,各驻地负责人为安保第一责任人和第一响应人建立内部安保组织体系,同时结合当地警方关于中国人的安全保护要求,申请配备职业警察作为项目外部安保组织,并任命当地语翻译为各驻点安保关键人,联系安保信息,保证内外安保各个环节有效对接。通过内外联保双体系,实现了安保信息共享,紧急响应及时到位。
项目驻地安保规划设计.海外项目的安保管理应系统纳入项目管理计划中,施工组织设计要统筹考虑安保规划,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和设施设置的配备要考虑安防需要,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安保工作与施工同步进行。项目驻地营区为中国人最密集且活动时间最长的区域,是恐袭、绑架等恶性事件的重点防范区域。营区选址应避开人群密集聚居区,远离高大建(构)筑物,出入道口隐秘,营区布局要考虑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分开,内院和外院分设,模糊办公区职能部门门牌,内院隐秘并设置应急逃逸通道,营区外围设置警戒岗楼、警戒专用照明设施、防护沟、检查通道等。
营区安保硬件设施配置.驻地营区安保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应急电源系统、外围防护系统,警报响应系统、紧急撤离系统、警察保护系统、保安防卫系统等安保配置。
安保内部管理制度要点.针对性编制《海外项目上场人员行为指南》以便于员工熟悉、学习、适应当地风俗习惯。教育上场中国员工尊重当地宗教信仰,执行当地风俗习惯,与当地保持良好关系。日常教育员工“无事不外出,私自不外出,外出必协警”的安保习惯,人员外出严格实行登记销号制度,各驻点每天执行“早点名,晚查铺”的日常管理秩序。
对于当地员工的招聘,严格执行内部审查和警方信息部门政治审查双审核制度,严防非法分子随劳务进入项目;在当地警方建立我项目中国人员档案,确保我中方人出差时,随时得到当地有效保护。教育员工遇紧急情况不单独盲目行动,如遇警报,统一集结,查明敌情后,在警察保护下有序撤离,并适时开展紧急响应演练。
安保信息快速交流机制.海外项目安保工作中要非常重视安保信息交流和警情预报,安保联络快速通道是实现有效预警、达到“预防和保卫”并重的有效手段。海外项目首先要和驻在国使领馆、中资企业和当地华人华侨组织等保持着密切联系,掌握不同阶段外围安全形势,及时预警;按照内外联保体系规划公布警察局、驻地警察、驻地安保负责人、安保关键人联系方式,建立安保联防通信网络,实现安保信息快速交流;每个驻地安保关键人24小时保持与驻地警察、沿线警察局保持高度密切互动,掌握本地和外地警情,及时报警和预警;各驻地安保负责人通过手机短信和微信等手段收集发布安保信息,随时获得预警和发布应急反应;警察系统内部专线联络获取上级信息支持和警力配合,从而建立内外安保联络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紧急响应机制.海外项目要根据社会治安状况和安保要求制定紧急事件安保处置预案,建立紧急事件分级响应机制。所有驻地选择不同的演练课题进行应急演练,每个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确保全员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反应迅速。紧急事件按照事件性质和规模分三类:一是偷盗、群体性阻工、争斗和五人以下斗殴等一般事件;二是现场发生人员重伤事故、群体性斗殴等重大事件;三是恐怖袭击、暴力抢劫,人员绑架等特重大恶性事件,根据事件性质启动不同级别响应程序。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安保突发事件后,各驻地单位安保负责人要快速反应,首先确定突发事件情况,识别事件范围和影响,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在第一时间联络警察,随同警察赶赴现场的同时,立即将接到的突发事件情况报告项目部治安保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部门接到应急领导小组批示后,迅速组织力量赶到指定位置集结,并按照现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命令,能够各负其职,投入处置工作。施工中一旦发生危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划定警戒范围和区域,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向治安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相关部门报告。若现场实际情况不明,需查明情况后,待处置结束再按确定的案件性质进行处理。若突发事件是抢劫、绑架等严重危害施工人员的案件,对危害仍再继续蔓延或有可能继续蔓延的现场,要采取果断的措施,启动紧急预案,中方人统一集中,在警方配合下主动疏散危害区内的人员,防止因危险源扩散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并积极与警察和上级部门联系共同处置。
“走出去”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海外安全环境影响着海外项目实施的节奏和效率,海外安保管理贯彻市场开拓、项目开发、工程实施各个阶段。海外项目安防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恐怖袭击和人质劫持,要综合考虑当地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社区管理及地方治安等因素,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和防火、防盗、防投毒、防群体性事件等安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抓实。企业海外事务安保管理应按照企业海外经营区域布局特点建立一个安防网络组织体系,分级、分区域形成一个布防全面无露点、区域管理相策应、分级负责有效果、重大反应快通道的一个安防体系。
海外项目安保管理过程中,在做好本单位中方员工安保教育和管理同时,如何做好中国设计单位、中国设备供应商及厂服人员、中资合作伙伴等非本单位中方人员的安保教育和行为规范同样也非常重要。
在企业海外经营活动中,各驻在国国情不同,安保形势不同,驻在国政府对中资企业人员安全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方式不同,采取的安保模式也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各单位的安保规划和安防措施也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