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安全保护势在必行
没有海外安全,任何项目、金钱,都是无本之木。
一、海外项目和人员——安全是生命线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发展海外项目,特别是西亚和非洲地区。然而,众所周知,这些地区的安全状况相对而言都比较差。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海外安全需求正在日益增长。那么当海外项目和海外工作人员遭遇危险时,怎么办呢?分三个情况。
一是像吴京一样,打。
二是像李嘉诚一样,赎。
但是如果我们的客户遇到这个问题,
一个字,就是干!不干就没钱……
作为专业安保公司,防范是第一要务。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到底是钱重要呢,还是命重要?”各位看官可能要笑话了,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有的中国企业,在外花几千万上亿做工程,却不愿意花个几十万几百万雇佣专业的安保公司,在安全方面出问题,投资打了水漂的,不在少数。
前不久,马里和赤道几内亚不就有中资企业被打劫了吗?马里的中企项目部甚至都关闭撤离了。2018年3月8日凌晨1时许,国内某水电企业(这里就不说名称了)位于的位于马里中部莫菩提区杰内古城附近的杰内桥项目的工地现场及营地遭遇大约25至30名不明身份武装人员袭击。吊车、皮卡车、发电机等施工设备和物资均被烧毁。中方人员安全无伤亡,但随身手机、电脑等物品全部被抢。
杰内桥项目位于马里中部莫菩提区杰内古城附近,是马里农业部重点工程,预计于2018年7月竣工,耗资约350亿非洲法郎,约合4.05亿人民币。该项目于2016年3月中标,投标阶段和施工前期当地安全形势尚好,但2017年马里恐怖活动从东部和北部向中部地区蔓延,考虑到安全因素,该项目组正在封闭工地并撤离人员。
就在同一天,赤道几内亚大陆地区某中资机构也同样遭歹徒持械抢劫。中国驻赤道几内亚使馆和驻巴塔总领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赤几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赤几方尽快将犯罪分子捉拿归案并绳之以法,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在赤几中资机构和中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
以上这些项目工程,据目前得到的反馈,项目方都没有单独再聘请私营安保服务,安保预算统一由业主方承担。而业主方安排的安保机构,安保措施不到位,甚至人员缺位,流于形式。这些惨痛的损失告诉大家,把安全置身脑后,注定会后悔莫及,甚至再也没有机会去后悔。建议在海外有项目的企业,不要迷信业主方的安保服务,还是要多留个心眼,安全是生命线,得掌握在自己手里啊!
当然,在陆地安保不比海上,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要更大。我也并不是说请了安保就万无一失等等,但是,最起码在安保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要有了安保,有了应急预案和防护工事,至少撑到军警来解救,应该不成问题。一点抵抗都没有,这不是赤裸裸地告诉坏人:快来打劫吧,中国人有钱。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我们的“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和地区,反华势力和恐怖势力还是不容小觑。有了武装安保,最起码可以有一定震慑力,别人要来打劫,都会先掂量思考一番。这一点在海事安保上面非常明显:迄今为止,没有发生过一起有海事武装安保的船舶被海盗劫持的案例……
窥视红海行动背后的秘密:海盗、护航和营救
在海外的中国人,永远要记住一句话,那就是:安全是1,其他都是0,只有1有意义,0才有意义。安全,是包括海外项目、人员在内的海外利益的生命线。俗点:咱们去海外,是去赚钱的,不是去送命的。
二、走出去战略——机遇与风险并存
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概念以来,已近5年时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商人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6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217份,新签合同额1443.2亿美元。此外,在劳务合作派出方面,2017年我国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2万人。
随着工程和人员的大量输出,安全问题愈发的凸显。特别是在非洲、西亚,以及中亚、南亚部分国家地区,政局动荡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军事战争风险、人身安全风险等因素,严重影响我海外投资和海外利益安全,成为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拦路虎。2017年外交部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处理的领事保护与协助案件就达7万起,其中,涉及我人员死亡的案件超过500起。全年在海外意外身亡的中国公民高达695人,其中,海外中国公民在社会治安案件中身亡数字高达126人。
说实在的,海外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的容易,特别是在社会治安方面,远不能和国内相提并论,这种巨大的安全感的差异,让每一个在海外的国人都逐渐认识到,机遇与风险并存。稍微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有命赚钱,没命花钱了。
三、从国家领事服务到海外安保市场化
中国政府近年来一致在致力于加强中国海外公民保护。国家保护中国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意愿是十分强烈的,并在积极回应相应的期待。国家通过领事保护、军事手段和加强国际合作努力使每一位公民得到保护。然而,国家的重视,却被某些人当成了肆无忌惮的挡箭牌。某些游客分明都是成年人,却还是如小孩般不接受任何的建议与劝告,出事了却又抱怨国家救援不力。现在有一种被网络戏称为“中国巨婴”现象:比如大使馆连发18次火山风险提示,还要跑巴厘岛去旅游被困;买了廉价航空机票遇到天气原因需改签没有住宿认为是差别对待高唱国歌;鉴于叙利亚国内安全局势,大使馆发布提醒暂无前往该地区,但是仍有旅行社组织所谓叙利亚摄影游;这些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在海外安全问题上不重视,出了问题就高喊着“我是中国人”,大呼“祖国妈妈救我”的企业和个人,更是大有人在。坏人才不会考虑到你是谁,甚至人家就是敌对势力,针对的就是中国人呢。
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13位工作人员每年要处理约4万件的领保案件。中国的领事官员们对中国的领事保护能力也心中有数,多次提醒中国公民要正确认识领事保护:领事保护不是万能的,使领馆的领事保护是有限度的,受到诸多条件和因素的限制。